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長過程過程中產生的對動物、人類和作物具有較大毒性的次級代謝物。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種類超過300多種。各種霉菌所產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其中,毒性最大的有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蛇形毒素、腐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T-2毒素等。這些毒素像幽靈一樣時刻縈繞在畜牧業的周圍,對整個畜牧行業的發展乃至人類的健康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2深入剖析霉菌毒素對畜禽的危害
1.霉菌毒素對豬的影響
不同豬群的臨床癥狀:
母豬群
①生產母豬出現流產、早產、產期延遲,死胎、弱仔率上升,產后不發情、假發情、延長發情期;
②小母豬假發情、未配前流膿,后備母豬不發情;
③配種后流膿性分泌物、久配不孕、難產率高;
④產后無乳、少乳,陰唇水腫,尿中帶白色絮狀物;
⑤后備母豬未到配種日齡外陰腫脹,呈假發情等。
種公豬
性欲降低、包皮炎、睪丸萎縮、精子成活率低、無精少精死精的現象增多,出現雌化性狀,大大影響了繁殖率。
哺乳仔豬
①被毛粗亂、皮膚蒼白,出現久治不愈的水樣腹瀉;
②外陰紅腫、水腫;
③四肢無力、八字腳、異嗜;
④發育不良、低血糖多發;
⑤后身全身哆嗦、抽搐、昏迷。
育肥豬
①豬只嘔吐、拒食,采食量下降,肥育豬上市日齡推遲;
②皮膚發癢、毛長粗亂、消化不良(可在糞便中見到未消化的飼料);
③患病豬只在皮膚上出現如蚊蟲叮咬的紅點和紫斑,耳根部有潰爛斑;
④生長緩慢、漸進性消瘦,嚴重的露出脊梁骨和肋骨。
霉菌毒素對豬造成的危害:
①各種疾病的發病率上升:藍耳病、圓環病毒、偽狂犬病、豬瘟、衣原體病、弓紅蟲病等經常困擾。
②生產性能下降:采食量下降或者拒食,導致豬群生長緩慢,飼料報酬降低,瘦肉率也大大降低。
③機體組織器官受損:腸道損傷,腹瀉增加;腎臟病變,血尿水便;肝臟損傷,功能下降;肺臟受損,急性肺水腫增多等。
④豬群免疫力下降:疫苗的保護力大大降低,豬群混染嚴重,藥物治療效果差,死亡率大大增加。
2.霉菌毒素對雞群造成的危害:
不同雞群的臨床癥狀:
蛋雞
①病雞采食量大大減少,精神萎靡,并因厭食而體重下降;
②產蛋量迅速下降,產畸形蛋,白殼蛋、薄殼蛋、軟皮蛋增多;
③腸道病增多,出現經常性拉稀,而且拉稀癥狀嚴重,排黑色粘性糞便,采食減少,死亡率增加;
④雞冠腫大、發紅、出現“假公雞”現象。
肉雞
①初期癥狀表現為精神不振,有呼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加快、有啰音,有的甩頭、流淚、眼水腫,大群內可聽見有呼嚕聲;
②發病中后期呼吸道癥狀基本消失,病雞精神沉郁,畏寒,閉眼呆立,給予驚嚇刺激后迅速躲開,縮頭垂尾,翅膀下垂或羽毛蓬亂不整,采食和飲水急劇減少,出現死亡現象;
③病雞眼結膜渾濁不清,有的出現失明而影響采食;
④病雞拉稀嚴重,飼料轉化率降低,排白色、白綠色、黃綠色稀糞,糞便呈油性“魚腸”樣或爛胡蘿卜樣,有的病雞少數排出綠色糞便,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飼料和粘液,沾污肛門周圍羽毛;
⑤病雞嗉囊內有積液,頸部膨大;
⑥雞群生產水平下降,少量病雞發生跛行,最終衰竭死亡。
種雞
①不明腸道病增多,久治不愈,出現經常性拉稀,飼料便頻繁發生,出現混染癥狀;
②生產性能下降:產蛋率下降,沙皮蛋,軟殼蛋增多,輸卵管變細、水腫、卵巢萎縮甚至絕產,造成種雞受精率下降,孵化率降低,孵化中的胚胎死亡多見;
③抵抗力、免疫力大大下降,不明病因癥狀增多,死亡率上升。
霉菌毒素對雞造成的危害:
①霉菌毒素能引起法氏囊、胸腺和脾臟等免疫器官萎縮,誘發免疫抑制。引起新城疫、流感等免疫失敗。
②霉菌毒素會造成經常性的拉稀,腸道病久治不愈,飼料便頻繁發生,采食量大大減少,體重大大下降。
③霉菌毒素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對消化道的破壞相當嚴重。能引起口腔潰瘍,嗉囊的炎癥以及病情后期的假膜、潰瘍性以及增生性腺炎,腺胃與肌胃交界處形成潰瘍,肌胃角質膜易剝離。角質膜增厚以及角質膜下形成出血潰瘍,腸道脆性增大,腸粘膜脫落、壞死。影響機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飼料利用率和轉化率降低。
④霉菌毒素中毒可導致肝臟多灶性肝細胞壞死、肝細胞增生以及發病前期由于充血而呈暗紅色,后期由于脂肪聚集呈黃色,但不管發病前期與后期都為橡皮肝的感覺。膽囊黏膜由于膽小管的增生和壞死而發炎,出現膽囊脆性增大的現象。
⑤霉菌毒素會造成種雞產蛋下降、蛋殼質量下降、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孵化中胚胎死亡多見;霉菌毒素通過減少肝臟卵黃前體的合成和轉運而對蛋雞產蛋造成影響,采食量的下降以及料價比的不合理使母雞性成熟延遲。
⑥霉菌毒素對腎臟的損害表現為腎小管發生變性而阻塞,產生尿酸鹽沉積,從而導致痛風癥的發生,不明病因腿病增多。
⑦霉菌毒素對血管壁的損傷使血壓上升,增加了心臟的負擔,使腹水癥多發。
